陈氏狸殖吸虫

Pagumogonimus cheni   HuChen
   

  84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成虫形态(彩色图版Ⅲ,19) 成虫呈窄长形,平均大小为10.5×4.2,两端变细。宽 长比例为1:2.5,最宽处在虫体前1/3的后缘或稍后。
虫体全身披有细小体棘,在腹吸盘前以单生为主,在腹吸盘以群生为主。口、腹吸盘间的单生棘,排列整齐均匀。在近口吸盘部位,多呈细长方形,其长度为16—19微米,一般基部较宽,尖端较窄,最宽处为5—9微米。有的远端分裂为二。在腹吸盘两侧的棘,呈宽短圆钝形,多为单生,也有2棘一簇的,最大者为8—12微米。位于两睾之间的棘最为纤细,多为3—4棘一簇,也有2棘一簇的,最长者仅12微米,一般长度多在10微米以下,棘的基部较宽,前端变窄呈尖刀形。虫体后端棘与睾丸间者相似。本虫体棘公式为1--31/2—4。
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,其大小为0.447×0.529,腹吸盘大小为0.690×0.811,位于虫体前1/3的后缘或稍后。咽紧接口孔,可见其外有丰富的腺体分布。肠管在食管后分为两支,经3、4个肠扭曲达虫体后端。
生殖器官的结构与斯氏狸殖者相似。卵巢位于腹吸盘之左右,大小为0.938×0.924,其中心部长度达卵巢全长的2/3左右,从中心部发出5—6个大的分支,每支再分2—4小支。受精囊明显易见,呈长袋形(0.247×0.079),囊之中部微弯曲,后端有劳氏管通入,受精囊之一侧直接与输卵管相接。输卵管分为两段,前段由卵巢发出接受精囊,后段由受精囊发出与卵模相接。劳氏管较长,其基部无膨大。梅氏腺围绕卵模之周围,整个腺团略近椭圆形。子宫与卵巢相对,内充满虫卵。卵黄腺前端起自咽部水平或肠叉水平。卵黄横管粗大,横贯虫体中部,受精囊之后。睾丸并列于雌性生殖器官后,平均长度为1.777,约占虫体全长的1/6,每一睾丸的分枝数,多为7枝左右。贮精囊弯曲向前,后端膨大,经射精管通生殖孔。
虫卵:呈卵圆形或椭圆形,平均大小为76.40×48.28微米。84%虫卵不甚对称。卵壳较薄,约近半数虫卵后端卵壳增厚,有时可见小棘呈点状或弯钩状。卵盖大小为24.21×4.82微米,约为虫卵宽度的1/2。
本虫鉴别特征为:成虫呈窄长形。腹吸盘较口吸盘稍大,位于虫体前1/3的后缘或稍后,虫体最宽处也在腹吸盘水平。卵巢斜位于腹吸盘之左右,其中心部长度达卵巢全长的2/3左右,并分细枝。睾丸并列,平均长度约占虫体全长的1/6。 虫卵呈卵圆形,大多两侧不对称。囊蚴较大,近圆形,囊壁极薄,囊内幼虫与囊壁间有一明显空隙。后尾蚴焰细胞60个(图41、42)。

生物学

宿主、寄生部位 曾用陈氏狸殖囊蚴分别感染实验动物猫、大白鼠、果子狸,结果在感染两月后的猫肺脏内,查出肺吸虫囊肿一个,并在囊内查获成熟虫体2条,胸腔内查得未成熟虫体2条。在感染一百天后的大白鼠胸腔内,检获未完全成熟虫体1条(子宫内虫卵尚不多)。用陈氏狸殖囊蚴感染果子狸三月半后解剖,未查获虫体。
生活史 陈氏狸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待查。 第二中间宿主为锯齿华溪蟹Sinopta- mon denticulatus)。
囊蚴寄生在锯齿华溪蟹的肌肉内,其重要特征为:(1)囊蚴体形较大,平均大小为0.447×0.437。一般为近圆形,少数呈椭圆形;(2)囊壁极薄,厚度平均0.004;(3)囊内幼虫与囊壁间有明显空隙,当虫体伸长时,两端接触囊壁,这时两侧的空隙尤其明显。有时囊壁也可因幼虫的极度伸长而暂时变为长形,但当虫体卷曲或收缩时,又恢复圆形。(4)幼虫肠管有数个弯曲向后延伸达虫体后端。有时可见口吸盘、腹吸盘,后者较前者为大。在少数标本上,口吸盘之背壁还可见到椎刺一支(表7)。
后尾蚴:脱囊后的后尾蚴平均大小为0.583×0.418,全身复有体棘。腹吸盘较口吸盘为大(表8),位于虫体中部偏前的位置,从虫体前端至腹吸盘中心的距离为0.234,占虫体全长的40.05%。排泄囊位于两肠管之间,起自腹吸盘前方,向后自排泄孔开向体外。两支收集管在腹吸盘之后通入排泄囊。前后收集管分别向虫体前后端伸展,各分出5组毛细管,每组分为3小支,每支分別与一焰细胞相连,故焰细胞公式为:2[(3+3+3+3+3)+(3+3+3十3+3)]=60
在固定染色的后尾蚴标本上,可见紧接腹吸盘后缘处,有三团雌性生殖原基。雄性生殖原基则并列于虫体后部,位于肠管末扭曲之凹处附近。

国内分布
经济意义
其它信息

简史 陈氏狸殖吸虫于1963年报告为新种,定名为陈氏并殖吸虫(Paragonimus che-ni)。之后,对其成虫和囊蚴形态又作补充描述(胡,1964)。曾更名为宽宫并殖吸虫(Para-gonimus cheni)。1964年陈心陶又将其归隶于狸殖属,故改称此名。